简介

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1章 巡回,贵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沈固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

把谢琳琅都看乐了。

沈固耸耸肩:“真是亲生的。”

还能塞回去咋的。

演讲结束,相关会议也提前开过,等于她在这的工作可以结束了。

一家人一起朝着外面走,谢琳琅就说了,今天开始的三天,一家人可以边陪她工作边玩耍。

“啊?妈妈还要工作啊。”沈念琳问道。

“嗯,妈妈要搜集些资料,整理一下,对回去四亚之后的工作报告很有帮助,但是妈妈保证,有很多的时间跟琳琳一起玩一起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好吗。”

沈念琳嘿嘿一笑,抱着妈妈的手臂:“妈妈最好了。”

她的妈妈从不说大人的事小孩少管,反而会用她听得懂的方式说给她听。

她觉得自己被妈妈尊重了,像是朋友一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谢琳琅一边用相机拍摄着这个时代的一些风景,一边陪着孩子吃吃喝喝玩乐,三天后,坐上了前往贵省的火车。

先前沈念琳和沈固来川省的路上,基本都没什么乐呵的,两人精神状态都不是很高。

换句话说,就是精神头不足。

但是这趟多了一个谢琳琅,反而让坐火车都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

在火车上,一家人还能讲故事,说笑话,时不时的起来走走,欢声笑语也没关系,因为都是大白天说的,晚上的时候,静谧的空间里,一家人也安安心心的睡觉。

因为从川省到贵省的火车,巡逻比较多,加上谢琳琅这次买到了干部车厢的票,只要把门关好,一家人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都不是睡得很死的人,真要遇到什么突发的情况了,有动静肯定能察觉的。

一夜过去。

一家人都神清气爽,沈固接了热水过来,谢琳琅就用上车前买的一个大饭盒,浸湿小方巾给孩子擦擦脸,把眼屎给擦掉,再擦擦脸蛋和手,随后换了水,给自己也洗脸,如此三次,一家人都洗好脸了,沈固就去买饭吃。

火车上有推着四轮的长方形的小推车出来卖,有水有吃的,注意到有卖鸡蛋,馒头还有面条,沈固买了馒头和鸡蛋,要了有包装的榨菜。

回来吃饭的时候,沈固拿出来一瓶酱菜。

“我喜欢外婆酱菜。”沈念琳忽然说道。

谢琳琅就跟她说,这上面写着的是周姨酱菜。

“可是周姨酱菜,是我外婆的呀,我就可以说是外婆酱菜。”

谢琳琅失笑;“那我说妈妈酱菜?”

沈念琳咯咯咯的笑的欢快。“对,妈妈酱菜。”

“那这妈妈酱菜外婆酱菜都有了,是不是有奶奶酱菜。”沈固也凑趣的问闺女。

沈念琳都笑疯了,没想到爸爸也会这样开玩笑。

等笑够了,沈念琳表示在外面还是说周姨酱菜吧。“不然我们都要把别人说懵了。”

火车行驶了两天,到了上级给谢琳琅安排的贵省的接待处。

也是贵省省农林的所在地。

一下车,就是一股热浪迎面而来。

这贵省,还挺热的。

下车后,注意到外面的太阳挺毒辣的,谢琳琅在车站边上的小店,给一家人都买了帽子戴上。

出了车站,就注意到有个贵省农林的的牌子立在附近。

“那你先去工作,我们在农林附近等你。”沈固牵着沈念琳,拿着行李说道。

他并不想给琳琅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谢琳琅就让他等等:“我去跟他们交涉一下,反正第一天都不可能进行演讲的,他们都会安排我休息安顿一两天。”

沈固点点头答应了,看着谢琳琅朝着那块招牌走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没几句话的功夫就回来了。

那扶着招牌的两年轻人还朝着这边看,注意到沈固的视线,都微微颔首表示打招呼。

“行了,我说了不用给我安排住宿,一会我会亲自去农林跟他们领导解释的。”

沈固点点头,也问了:“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想啥呢,其实这趟演讲,也就是上级想给我个台阶,让我往高处走走,镀金的成分还比较重,你放心,该做的工作我绝对不会少了差了,走吧,咱们先找地方放一下行礼。”

沈念琳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美滋滋的,就连这大热天的太阳光,都成了打光灯一般,并没让她感到不适。

一家人走走停停,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旅店,就在省农林附近,走路的话,大概七分钟左右就能到了,谢琳琅就拿着工作证和介绍信去办理入住了。

顺利入住后,两人的房间是在四楼。

如今高楼大厦不多,五六层楼已经是很高大的建筑了。

特别是在贵省这样的地方,不过房间里倒是挺干净的,因为比较炎热干燥,也没见到墙面或者卫生间有出现霉菌和奇怪的小虫子的踪迹。

一家人洗了澡,彻底放松了下来,谢琳琅还要去贵省的农林一趟,就让父女两先在这里等她,一会回来了,就出去找地方吃饭。

两人都一脸乖乖的样子,看得谢琳琅失笑。

也没顾上门是开着的,倒退了几步,在自己男人和闺女的脸上都亲了一口,才快步离开了房间朝着楼下走去。

在他身后,一个男人不屑的看着她,心里嘀咕了一句,伤风败俗。

他没想到,十几分钟之后,自己竟然在工作单位,见到了这位“伤风败俗”的女士。

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土地资源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比较少,小麦类,薯类的产量过少,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甚至在这时候还有不少于五分之一的民众存在吃饱都是问题的情况。

而且这里经常有干旱的情况存在,哪怕是后世,因为地貌的关系,贵省也迟迟没有追上其他周边省市发达和进步的脚步。

说实话,想要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还有水利设施的建设,本土的经济作物三方面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可持续化的,进行一个长期稳定的作物成熟的支持。

不管是任何地方,粮食都是问题,又没有良好的地貌和矿产资源进行加成,加上气候和自然子还的原因,根本不可能靠着现有的一个水平和人力可以抗衡的,必须做出比较重大的改变。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请大家收藏:(m.jakxs.com)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