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北伐(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黄巢不想回去了。

起义这件事很辛苦,黄巢受不了了,他想被招安。

于是在兵围广州后黄巢给朝廷上书,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

意思是让朝廷给他发个证书,自己进了广州城后就在广东做土皇帝,不回去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黄巢这个人的一个特点:野心很大,但无恒心,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这一特点在以后的起义过程中还会进一步被证实。

唐僖宗李儇接到黄巢的上书后反应很干脆:不准!

开玩笑,如果给你一个造反的盐贩子封个节度使,那不是变相鼓励百姓们造反吗,谁想当官都起来造反一把,那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不过李儇也想息事宁人,考虑到安抚黄巢的情绪,他给了黄巢一个名叫太子率府的四品官,官职也不算低了,但是没实权,这就和玉皇大帝对付孙大圣的策略一样:你别闹,有官做的!

黄巢也是读过书的人,朝廷的这些小心思怎么瞒得过他,更让他气愤的是原来自己在朝廷的眼中一直是个跳梁小丑,根本上不得台面,自己还是被人看轻了啊。

科举考了那么多次你都不给我及格,现在我闹起义也有几年了你还是看不起我,好吧,那就用拳头说话吧。

黄巢愤怒之下急攻广州,克之。

李儇得到广州陷落的消息后还是蛮震惊的,马上调兵遣将在湖南、湖北驻防,想把黄巢封死在岭南。

唐朝时候的广东和现在比完全是两码事,那时候的全国等降水线普遍靠北,广东是烟瘴之地,气温酷热,黄巢带去的兵大都是北方人,很多水土不服,患上瘴疫死掉了。

由于非战斗减员太严重,手下众将又都“劝请北归,以图大利”,公元879年年底,黄巢最终决定北伐,他在政治上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的具体措施。

翻译过来就是说当官的不能聚敛财产,如果犯赃的话要被灭族。这样的一些政策不管施行了没有(时间太短,估计是没有施行的),但肯定汇聚了民心,当然这对黄巢来说也就已经足够了。

草军编了很多木筏,从桂州沿湘江而下,进逼江陵。

在北伐的路途上,主要有三个对手在等着黄巢。

第一个出场的是王铎。

王铎是大唐的宰相,唐朝风气十分豪迈,出将入相是每个人的梦想(可以去看看边塞诗派的作品)。作为宰相的王铎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一些,所以要在沙场上积累些军功,而黄巢恰好是绝佳的踏脚石。

当然,王铎此次请缨出征还有一个自己的小盘算:他想远离家庭,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据说他家里有个母老虎,王铎受为妻压迫久矣,想要出来透透气。

僖宗皇帝李儇任命王铎为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屯兵江陵;任命李系为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统兵十万驻守潭州(今湖南长沙)。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铎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此加了一道保险,让自己的副手李系(王铎认为他是悍将)带着主力顶到一线去对抗黄巢,而自己坐镇后方。

这样有个好处:打赢了胜利是我主将王铎的,打输了是他李系不经打,关我鸟事。

事实证明李系确实不经打,当看到黄巢率领着白花花的草军(草军的旗帜都是白色的)铺天盖地出现在潭州城下的时候,李系被吓傻了,他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主儿,根本没见识过战场的惨烈,虽然手里握有十万大军,但他选择了紧闭城门,拒战。

草军一日而下潭州,十万唐军血染湘江,黄巢大胜后挥军直捣江陵。

此时的草军号称五十万!

江陵的王铎傻眼了,他没想到李系会败的这么快,现在草军铺面而来,自己该怎么办?

祸不单行,对王铎来说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老婆大人离开长安,过来找你了。

我的天,晴天霹雳!

王铎马上召集手下商议对策,因此有了以下经典对白。

王铎:黄巢南来,夫人北至,如何是好?

属下:不如降巢?

显然,在属下的眼里王铎的夫人要比黄巢更有杀伤力。

但王铎是做到宰相的人,显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逃了,逃到了襄阳,或者说,去襄阳迎接老婆大人去了。

黄巢兵不血刃占据了江陵,意气风发地向襄阳进军,他要通过襄阳攻进长安!

途中他遇到了自己北伐的第二个对手——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荣。

刘巨荣的治所就在襄阳,但他觉得与其等着黄巢打过来还不如主动出击,因此他联合淄州刺史曹全晸在荆州一带抵御黄巢。

不得不说黄巢号称的五十万大军还是蛮吓人的,虽然根据农民军的惯例来分析,五十万里面能够有几万人的核心战力也就不错了,但刘巨荣和曹全晸感觉还是谨慎一点好,最好不要力敌,比如设个伏什么的就不错。

而黄巢北伐以来连战连胜,势如破竹,前面还刚刚打掉了王铎手下的十万中央军,草军上下都志得意满,认为唐军不堪一击,大摇大摆向襄阳进发。

正所谓骄兵必败,草军在荆门中伏,被刘巨荣和曹全晸的联军杀得大败,逃出来的只有十之二三。

就在官军要一鼓作气全歼草军生擒黄巢的时候,刘巨荣却喊了一声:“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jakxs.com)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