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魏博(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朱温在消灭秦宗权之后一度感到十分消沉,因为没有人给他送地盘了。

现在的朱温兵强马壮,他坐拥河南全境以及河北、湖北、安徽的一部分,他像一个吃饱了饭的壮汉,力气没处使,老是想着揍一下周边的人出气,但天下还是李唐的天下,随便揍人是犯法的。

这时候朱温叫来敬翔商量对策。

朱温:“我想扩充地盘,又没有好的理由,怎么办呢?”

敬翔:“主公麾下的士兵都很勇猛,周围的诸侯应该都很眼馋。”

朱温:“然后呢?”

敬翔:“可以让士兵假装逃跑,去投靠别的诸侯,我们上报朝廷后去追逃兵,这样就师出有名了。”

朱温:“妙计!先找谁下手呢?”

敬翔:“朱宣、朱槿兄弟还没走远……”

朱温一怕大腿:“就他们俩了!”

朱温随即向朝廷上表,说朱宣、朱槿兄弟诱骗自己的汴州兵东归,自己要出动军队追逃兵,然后向朱氏兄弟进攻。

类似的事情在现代卢沟桥事变中也出现过,日本兵借口说要到宛平县城追逃兵,中国军队不答应,于是开打,七七事变爆发。

这个理由很搞笑,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温的皮厚与心黑,之前为保命他认王重荣做舅舅;李克用来帮他打退了黄巢,他却要在上源驿谋害对方性命;现在他与朱宣、朱瑾兄弟拜了把子,人家刚帮完他打败秦宗权,他就要去抢对方的地盘了。

朱温这个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啊。

以有心打无备当然可以胜利,朱温亲自出马,带领手下头号大将朱珍去完成这项任务,朱珍迅速攻占了对方的曹州和濮州,乘胜向郓州进军。

郓州是朱宣的大本营,朱氏兄弟又都是猛将,怎么可能在自家门口让人讨了便宜去,接下来,他们会让汴州兵栽一个大跟头。

这时候朱温对朱珍说:“你先在这里打着,我回去一下下。”然后朱温回汴州去了。

朱珍心想,老大走了,我更要打得卖力一些才行,所以他在距离郓州二十多里的时候,派精兵前去挑战。

现在守郓州的将领名叫朱裕,这个人本来是濮州刺史,前段时间刚被朱珍赶到郓州来,他已经败过一次了,这次如果再败,估计会丢掉性命。

人在生死面前一般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朱裕这次要一雪前耻,好好的修理朱珍一番。

他给朱珍写了一封信,说道:“不打了,不打了,我要投降。”

朱珍说:“投降可以,拿出投名状来!”

朱裕弱弱的回了一声:“哥哥,你看我把郓州城当作投名状献给你怎么样。”

朱珍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这个投名状的分量真是大到不能再大了,容不得朱珍不动心。

双方正式商定,某日夜晚,朱珍带兵攻城,朱裕开门接应。

到了这天夜里,朱珍迫不及待的带兵出发了,到了郓州城下,发现城门果然大开,朱裕站在城头上冲着朱珍喊:“哥哥快进来,我都安排好了!”

朱珍等的就是对方这句话,一马当先率军进城,军兵进的差不多了,却听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城门关上了,进来的军兵全都被困在了瓮城。

然后朱裕开始进行瓮中捉鳖的娱乐活动,他命令军兵投石以击之,无数的巨石呼啸着向汴州兵人群中砸去,汴州兵全军覆没。

朱裕最终打赢了这场战役,但是赢得并不完美,因为对方主帅朱珍逃走了,至于他是怎么从封闭的瓮城里逃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他轻功了得,也许是郓州城的下水道系统发达,反正朱珍这个人是切切实实地逃走了。

逃就逃了吧,至少郓州城现在安全了。

朱珍逃回了汴州,朱温并没有苛责自己的这员爱将,他给朱珍委派了另一项任务:带兵控制魏博。

魏博是个什么东西呢,它不是个东西,是个藩镇,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现在的魏博节度使是乐彦贞,他遇到了一点麻烦,手下的牙兵要造他的反。

说到这里,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牙兵以及魏博藩镇的重要性。魏博是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中的一个,河朔三镇真正出名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安史之乱末期叛军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唐朝政府也累得筋疲力尽了,这时候叛军里的三个头头带着一些残兵投降了朝廷。

朝廷心想你们投降的好呀,我这里正好不想打仗呢!为了安抚这三个人,朝廷应他们的请求,封他们做了河朔三镇的节度使,这里的河朔三镇就是范阳、成德、魏博,范阳节度使的治所在幽州(今天的北京),控制着河北北部;成德节度使的治所在恒州(今河北正定),控制着河北中部;魏博节度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控制着河北南部。

当时范阳节度使是李怀仙,成德节度使是张忠志,魏博节度使是田承嗣。这三个人虽然名义上投降了朝廷,但是并不买朝廷的账,经常和唐朝中央政府叫板,其中叫得最欢的就是魏博的田承嗣。

这个田承嗣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养了一支私军,定名为牙军。

什么是私军呢?天子的禁军就是私军,因为这支军队只效忠于皇帝本人,不用听政府的号令,他们的待遇最高,军械最优,还不用到偏远地区打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jakxs.com)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