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秦帝国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晋阳要出大事了(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这和军中派系有关,楚系年轻一辈即使崇拜公孙豹也不敢当着桓齮的面表现出来。另外今天公子宝鼎的出场太震撼了,整个战场都在喊着他的名字,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经久不绝,这对秦军将士的冲击太大了,已经深深刻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公子宝鼎是新一代的英雄,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挽救了秦军,挽救了十几万人的性命,这都是大家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所以相比起来,公孙豹这位老英雄的魅力就直线下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服老都不行了。

一大群将率官长们寒暄完了之后,便团团围在公子宝鼎、桓齮、公孙豹和麃公左右,商讨战局。

赤丽的状况怎么样,谁都不知道,目前众人能够了解的就是鸿山、宜安的战局发展。

好消息是公子宝鼎料敌于先机,在他的努力下,不但保住了辎重,还挽救了决战战场上的秦军主力。坏消息是,宜安决战,秦军惨败,实力损失惊人,而赤丽又在赵军手上,所以秦军至今还在赵军的包围之下,还是没有脱离全军覆没的危险。

“我们先撤到鸿山,利用充足的粮秣武器继续坚守。”桓齮考虑了一下后说道,“马上派人翻山越岭赶赴井陉要塞求援。如果王翦上将军救援及时,他的军队现在已经到了井陉要塞,明天他就可以攻打赤丽。假若李牧以重兵阻截我救援大军,决意要将我们困死于河北,那大军在鸿山休整三天后必须攻击赤丽,以便尽快与王翦上将军里应外合,杀出赵军的包围。”

公孙豹、麃公、辛胜都表示赞同。

“公子的意见呢?”桓齮客气地问道。

宝鼎脸一红,连连摇手,“我没意见,我听上将军的安排,唯上将军马首是瞻。”

桓齮看上去虽然就像一位耄耋老者,而宝鼎不过一个弱冠少年,但以两人身份之间的差距,桓齮礼貌性地问一句也很正常,不过在宝鼎的眼里,这就相当于一位三军统帅折节询问一个懵懂少年,让他颇为惶恐,一时间还无法适应公子身份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公孙豹眉头一皱,面孔一寒,对宝鼎这种谦恭拘谨的态度大为不满。

辛胜等人却因宝鼎这句谦恭的话和他脸上羞赧拘谨的表情对他的好感大为增加。贵胄公子他们见得多了,但才智出众而又谦恭知礼的实属罕见。不过这仅仅是他们对宝鼎的第一印象,一旦他们知道宝鼎在晋阳拳打脚踢,把公子厉和辎重将军魏缚都给打趴下了,估计他们对宝鼎的印象就要彻底颠覆了。

当夜,秦军撤到鸿山扎营。鸿山辎重营的军吏和民夫们看到主力大军顺利突围,公子宝鼎和数千名苍头老军安全返回,无不惊喜交加,欢呼不已。

第二天,李牧果然移师鸿山,以主力戍守赤丽,重兵阻截秦国的南下援军。

王翦没有发动攻击,他先后接到了麃公和桓齮的书信,知道鸿山粮秣武器安全,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于是陈兵赤丽城下,等待时机。

同一天,王翦上奏咸阳,详细呈述河北战局。他不经咸阳同意,擅自率军进入河北战场,虽然事出有因,但必须尽快解释一下,以求得咸阳的谅解。同时递奏的还有桓齮写给咸阳的书信。

秦军在鸿山休整了三天,于第四日向赤丽方向突围。同日王翦也向赤丽城发动了攻击。

李牧考虑再三,放弃了阻截围杀。赵军损失太大,粮秣武器严重不足,如果不计代价再次与秦军决战,胜负难料。各军将率都反对再战,因为宜安一战他们前后歼灭了大约十万秦军,虽然付出了和秦军相差无几的损失,但他们的的确确打赢了,把秦军击败了,把秦军赶出了河北,这算是空前的胜利,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眼前还是牢牢巩固宜安大战的战果,把大好形势维持下去才是上上之策。

赵军主动撤出了赤丽城,任由桓齮带着秦军主力与王翦会合。很快,秦军撤回到井陉要塞,而赵军也重新占据了赤丽城,河北大战至此结束。

半个月后,秦军撤回太原。

河北大战,秦军前后作战三个多月,损失超过了十万。桓齮奏报,宜安大战,秦军损失虽大,但赵军也遭遇重创,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咸阳除了下诏安抚前线将士外,对宜安大战的最终结论一直保持沉默,这让晋阳焦虑不安,将率们无不忐忑,纷纷揣测咸阳的用意。

去年底,桓齮在漳水河围杀了十万赵军;今年夏,他在河北战场又损失了十万人马,功过相抵完全说得过去,就算认定宜安大战秦军打败了,桓齮最多不过降职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有必要一拖再拖,搞得大军上下人心惶惶吗?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抚恤的抚恤,完了将士们就可以分批回家与亲人团聚了,这么拖下去必将招来将士们的满腹怨言。

宝鼎也在等咸阳的诏书。他一边养伤,一边读书,日子倒也过得逍遥,不过他察觉到晋阳形势越来越紧张,风雨欲来风满楼,暗流正在涌动,只是不知第一个惊雷何时在晋阳上空炸响。

在他赶赴河北作战的这段日子里,晋阳私盐大案爆发。咸阳下诏,此案先由太原郡府审理,军方配合,等到驷车庶长嬴豹、廷尉卿李斯和宗正卿熊布赶到晋阳后,再与三位上卿联合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帝国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jakxs.com)大秦帝国风云录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