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秦帝国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动静太小了(2/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公子宝鼎亲自上门恭贺唐仰,那唐仰的背景又有多大?随同公子宝鼎同来的恭贺的还有公孙豹,大秦军方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还有上将军王翦的孙子,还有大秦第一巨商乌氏少家主,这个阵容太恐怖了。

唐仰震惊不已,仿若做梦一般,根本不敢相信还有这种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好在他回到太原后,已经从留在晋阳辎重营的琴氏大匠琴唐的嘴里知道了公子宝鼎和巴蜀人已经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公子宝鼎不是看得起他,给他面子,而是给巴蜀人面子,他不过机缘巧合沾了光而已。

唐仰出名了,从前瞧不起他的现在都曲意奉迎了,在辎重营里说话也有份量了,风光无限啦。本来唐仰打算第二天就回拜,但大军刚刚撤回,辎重营在鸿山激战中又有死伤,阵亡民夫要及时抚恤,千头万绪,事情成堆,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回拜。公子宝鼎的地位身份太高,他一个军吏份量太轻,所以唐仰邀请琴氏大匠琴唐与其同行,算是给自己撑撑场面。琴唐何等人物?唐仰本以为要费番口舌,谁知琴唐一口答应了,还一语双关地提醒他,你能不能长点志气?难道你想一辈子做个小吏?老夫这张脸都给你丢光了。

唐仰携重礼回拜。宝鼎听说大匠琴唐也来了,急忙与公孙豹出营。大匠琴唐虽然没有爵位,但像他这种人物到哪都受人尊敬。人家有真本事,而且这本事关系到军队武力、王国兴亡啦,谁敢小觑?

琴唐年近花甲,身材削瘦,白发白须,红光满面,一双眼睛更是神采奕奕,睿智而高雅,风采卓绝。

宝鼎第一眼看到琴唐就被他的大家气度所折服,而公孙豹则与琴唐神交已久,两人见面之后非常高兴,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直接把宝鼎和唐仰晾在了一边,无视了。

进了军帐,分宾主坐下。公孙豹与琴唐继续天南地北的神侃,宝鼎则与唐仰闲聊一些辎重营的事。本以为冯劫入暮就到,来了大家就可以开怀畅饮,谁知冯劫却迟迟不至。公孙豹与琴唐聊得投机,似乎把吃饭的事情忘记了。宝鼎有些着急,示意陪坐一侧的曝布派个人去看看,如果冯劫今晚不来了,那就没必要一等再等,怠慢了贵客。

曝布刚刚离开,唐仰马上就转移了话题,说到了麃(biao)公被咸阳解除军职的事。唐仰忿忿不平,为麃公打抱不平。

宝鼎笑而不语,不置可否。如今晋阳风起云涌,但云山雾罩,背后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他还没有看出来。宜安大战的结论至今没有出来,历史轨迹看似偏转了,但从咸阳一赏一罚来看,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历史轨迹真的因为一场大战而偏转了?历史记载中的宜安大战是桓齮遭到李牧的围杀,大败,但没有说全军覆没。或许是因为始皇帝把六国史书焚毁的原因,太史公作《史记》的时候缺乏资料,所以大凡秦军大捷,都有斩首多少的纪录,而秦军大败,则语焉不详。

假若桓齮是惨败而归,那和今日宜安大战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桓齮率十七万大军攻打赵国河北,一番恶战之后,只剩下八万余人,其中麃公的两万北军尚余一万四千多人,桓齮从南线带过来的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激战三个多月,损失近十万军队,最后退回太原,这当然是一场败仗,而且是惨败。这时候对咸阳来说,损失十万人和损失十五万人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都是惨败。

自己在河北战场竭尽了全力,最后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最终也就多救了几万人而已。历史轨迹在河北战场的确发生了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偏转,但放到整个时代,放到整个秦国的政局中,这就好比向河里丢了一块石头,除了溅点水花以外,对奔腾的历史洪流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偏转,那笼罩在晋阳的云雾就遮掩不住自己的眼睛,自己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返回咸阳?待在晋阳这块地方,就如同漂浮在历史长河的支流,永远都没有改变历史的机会。

唐仰越说越是气愤,声音不知不觉就大了。宜安决战前后,麃公一直与公子宝鼎待在一起,如今公子宝鼎受赏了,麃公却要为宜安决战的巨大损失承当责任,这都是什么道理?还有没有天理啊?

宝鼎还是不说话,颇有兴趣地打量着唐仰。唐仰三十多岁,长相很普通,因为出身寒门,依靠琴氏的帮助才得以谋个好差事,这份差事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在普通人眼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他很珍惜,为人做事小心谨慎,唯恐丢了这份好差事。宝鼎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前世,他仿佛又看到自己正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不过那时候对人生还没有感悟,整日里还在为了爱情而挣扎,不像唐仰,有家有口了,一门心思想就是为了父母妻儿,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此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胆小,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送死。如果我还能回到前世,我也要像唐仰一样,好好活着,为父母妻儿努力工作,为此就算再委屈也值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帝国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jakxs.com)大秦帝国风云录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