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史官:陛下因何焚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帝王贤德百姓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群臣闻声望去,却见陈衍依旧是不急不缓的站在案几前,一边录写着起居注,一边用沉稳的声音说道:“上曰:然大周乃礼仪之邦,于外邦来使自当竭诚相待,纵使外使失礼于前,韩卿也应该恪守礼节,不失礼仪教化。”

“中书令韩瑜曰:正所谓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陛下真乃贤君也。”

陈衍这两句话这才刚说完,群臣之中已然有那心思活络的官员反应了过来,明白了韩瑜为什么愿意背负恶名,更明白了陛下为何在朝会上这般纵容陈衍。但明白了缘由的他们,此刻再想跳出来在李戡面前表现一番,却已经晚了。

这时候大家的身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局外人,因为这件事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都已经被人给占据,大家伙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如百官们方才所想的那样,韩瑜可是中书令,是宰相,和宰相争权,那还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了。

至于和陈衍相争,百官们更是没想过,毕竟还有两个倒霉蛋做例子摆在那里呢,再说了,和起居郎这样官小位卑的人争权夺利,这不是在自降身价吗……由是如此,百官们便做出了一致的选择,那就是保持沉默。

而坐在御座上的李戡,更是被陈衍的这两段话给说的大笑了起来。若是问李戡为何这般开心?那则是因为,陈衍给他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再过一会,自己就将顶着贤君的美名,被载入青史了啊!

李戡此刻想着,自己原打算选一处荒岛给予东瀛,在彰显大周体量的同时,也借机给自己涨涨声威。但,这小子的一番话,却把自己给劝回来了,一来是,这小子答应为自己录写功名,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则是,这小子提到的科道言官们,确实,自己若是真就这般随意的把荒岛给予了东瀛,那些言官们绝对会纷纷上书谏言的。这样的情况只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让自己的威名受损。

这么一对比,如何选择,自然就不必多说了,现在看来,若是真的给予东瀛一处荒岛,那还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并且这个西瓜还不是一般的大啊。虽然自己不是什么大儒,但是陈衍所说的话,他还是知道出处的,这“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其言出自《孔子家语·贤君》,即: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这段话,是鲁哀公询问孔子政事,孔子说政事有两大要点,即民富和民寿。如何使民富呢,那就要节制立力役,轻薄赋税,这样民众就能富裕起来了,那如何使民寿呢,那就要遵循礼教,远离罪疾,这样即可让百姓长寿。而后鲁哀公又说,寡人想操行夫子你的谏言,但是又怕导致国家贫困。而孔子则说道:君子贤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没有子女富裕而父母穷困的情况的。

陈衍虽然只是引用了其中的一小段话,但已经足以给自己冠上一个贤德之君的美名了。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起居郎这个官职竟然这般重要,一本小小的起居注,轻易之间就能抵得过。科道言官们那如雪花一般奏折。

彼时,李戡突然想到,自己不过是借着韩瑜的话,稍稍维持了一下大国礼仪,这小子就给自己冠上了一个贤君之名。那接下来自己要是驳斥了那东瀛使节,这小子又该给自己冠上一个什么美名呢?

果然,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有这小子在,何愁名利不来啊?

————————

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刚刚读文的时候,才发现把随笔草稿,错当作正文发出来了,现已修改。

喜欢史官:陛下因何焚书?请大家收藏:(m.jakxs.com)史官:陛下因何焚书?就爱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